
中国人口连续两年下降,而从出生人口来说,则也进入了不可逆的阶段。即便2024年可能有一定回升,但出生人口无法达到维持人口代际更替的水平也基本可以确定。
从目前来说,中国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是1987至1989年这三年,所以以此类推,在2050年后几年中国每年新增退休人口将达到顶峰。从现在算起其实也就不到30年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控制这种巨大的养老压力和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老龄化导致的社会问题。
老龄化社会核心还是财富生产者减少而财富消耗者增多,那么这就需要从财富生产的效率上、从财富消耗的成本上加以考虑。财富生产的关键还是在于有充分的生产能力的同时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具备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以及对国内财富进行有效分配的能力。
对于中国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借助科技优势占据更多的核心技术领域,同时在金融能力上也要有非常重要的升级。此外,中国需要建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中亚和西亚乃至欧洲、非洲形成高度的互联互通,打造非常成体系的亚欧经济体系,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国家的角色很可能需要保持更显著的中立,确保社会财富分配的尽可能公平的同时又有足够的效率,这确实是非常困难和常常矛盾的角色,不过确保国家的有效治理以及在社会事务中的中立依然有必要。通过市场的一次分配、国家的二次分配和社会的三次分配,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分配体系。
所以,现在很多改革就是在为这种发展需求进行布局。现在充分投入资源用于科技发展是必要的,借助成体系制造业带来的成本优势尽可能在下一次或者说已经开始的科技革命中占据关键领域,将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美国试图阻断中国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这样的大规模投资和资源配置就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科技确实会带来新的社会生产模式,而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从老龄化的角度来看,如果以AI为代表的技术进行普及,那么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将会降低,生产效率也可以得到有效满足。这还会避免一些依靠移民导致的社会问题,当然这本身也可能有新的问题。不过整体上看,如果技术持续发展,养老的成本会持续降低也可以预期。
所以,剩下的30年里我们还是需要持续发展,简单发放福利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钱从哪里来,财富并不会无中生有,有很多代价如果长期来看可能更有风险。现在最好扎实地推进一些工作,现在我们还无法躺平,或者说采取类似美国目前的福利主义、消费主义的风险依然会比较大。
